研究興趣

綜觀我十年來的學術養成訓練,我的研究哲學主軸為『幫助人群

第一個研究方向是從大學專題到碩士論文的災害預防,我進行了幾項時空大數據分析、頻率分析和機器學習,以建立災害預防的早期警戒閾值或揭示災害前兆,例如:土石流、山崩和地震等自然災害。

後來,我發現許多自然災害所造成的財務損失或死亡,其決定關鍵除了災害規模與強度以外,人口流動時空特徵與醫療資源分配也是重要的影響因子。因此,第二個研究方向集中在人口流動時空特徵上,我的博士論文從航空運輸切入,透過複雜網絡分析(complex network analysis)識別每個全球前三大航空聯盟(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天合聯盟[SkyTeam]、寰宇一家[Oneworld])的市場區域。在這個研究中,我們是首先以航班網路頻率進行網路分群,提出機場社群(airport community)的概念,來量化航空聯盟內的合作關係,同時視覺化航空聯盟之間的主導和競爭航線空間分佈。

在2020年,COVID-19疫情大幅影響全球人口移動行為;作為一位空間資料科學家,利用人口流動模式來估計疾病傳播對於大規模感染後,尋找最佳的疾病防控政策是一個很有效率的做法。於此,我們首先提出了解釋為什麼湖北的鄰省比其他省份在封城之後,會有更多的新確診病例—轉移活動。在2021年,大多數國家動態調整了旅行限制政策,航空旅客數量也比2020年來的多。航空旅行作為國際疾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對於航空旅行的暴露風險估計對乘客在路線規劃或航班選擇時至關重要;然而,沒有任何一個現存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或平台,可以為航空旅客提供即時且個性化的暴露風險估計使用。我們開發了一款結合機場社群區、航班頻率和即時個人化風險估計的移動應用程式,以滿足乘客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旅行需求,並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對旅行健康的建議。在博士班期間,我也做了三個研究專案從物理空間(physical space)轉移到抽象空間(abstract space),即宗教地景在時空擴散的影響、固定排放污染源對居住周圍空氣品質的因果關係、以及COVID-19對於社群媒體使用行為的影響。

一連串的傳染病研究和空氣污染研究之後,第三個研究方向是醫療保健,基於人口移動的短期或長期活動變化,這可能會造成身體健康問題。為了加強對身體機制的醫學知識的了解,我曾在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放射學科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放射學科在疾病診斷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也需要豐富的醫學知識和臨床實踐經驗。因此,我相信我能夠獲得扎實的臨床醫學知識,可以結合所學來嘗試解決許多潛在的臨床醫學研究困境。

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由於大多數患者無症狀,且時常被放射科醫師忽視,所以其檢測率極低。我目前的研究著重在於在三個主要問題:(1)骨質疏鬆報告生成處理是高度人力密集型的工作;(2) 在3D醫學影像中的椎骨變形測量方法尚未建立統一的檢測標準;(3)骨小樑組織骨量流失機制尚不清楚。目前我們開發了一個 BatchBMD 自動報告生成系統,其準確率達到了100%,同時可以兼顧快速生產醫學影像報告,這項研究已發表在《Diagnostics》(SCI)期刊上。第二和第三個研究都正在進行投稿。